中国篮球圈近日掀起一场不小的风浪。姚明卸任篮协主席,由郭振明接任。这一变动引发了体育界的热议,尤其是郭振明的"外行"身份,更是在球迷中激起千层浪。
篮坛巨星的离场总是令人唏嘘。姚明作为中国篮球的标志性人物,虽然在任期间成绩不尽如人意,但他始终在为中国篮球的改革和发展奔走呼号。从力推CBA改革,到引进外籍教练,姚明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为中国篮球探索新路。
然而,新任掌门人郭振明的履历却让不少球迷直呼"意外"。这位曾在体操界任职的官员,此前与篮球几乎没有任何交集。从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到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再到如今执掌篮协,郭振明的经历更像是一位体育行政官员,而非篮球专业人士。
有趣的是,郭振明在体操中心任职期间,中国体操队在东京奥运会上收获颇丰,拿下3金3银2铜的好成绩。但细究其工作重心,他更多是负责群众体育,经常出现在各地的广场舞大赛现场。这样的背景,真能胜任篮协掌门人的重任吗?
其实,这种"外行领导内行"的现象并非首次出现。回望篮协历史,信兰成时期就因强调举国体制而引发争议。而在足球领域,同样上演着类似的故事。陈戌源虽是足球圈老将,但主政足协期间难言成功。如今的足协掌门人宋凯,同样来自地方体育局系统。
这一系列人事变动背后,凸显出体育总局正在收紧对各协会的管理权。从否决姚明支持的外籍教练人选,到力推郭士强担任国家队主帅,再到如今的郭振明接任,无不彰显着体育总局重新确立主导地位的决心。
那么最后小编想问:在这个竞技体育全球化的时代,"外行领导内行"真的能带领中国篮球走出困境吗?或者说,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体育管理体制的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