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一个刚过二十岁的女生从清华大学哲学系顺利毕业,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清华毕业的学生真是“凤毛麟角”一般的存在,即使放到今天,能够进入清华上学的人,也都是“人中龙凤”。
因此当她毕业以后,许多公司、企业还有各种机关单位都向她伸去了橄榄枝,并且用天价的薪水来吸引这位学霸的注意力。
当她毕业以后,父母也都高兴坏了!家乡的企业甚至还找上门来,来到家中做客,就是为了得到这位人才。
佛门子弟
可是面对众人开出的优厚条件,这位女学霸竟然不为所动,她反而把头发剪掉,与凡尘俗世断绝了联系,从此遁入空门,开始了自己的佛门人生!
从此以后,这位女学霸在寺庙里一直生活到现在,人们已经忘记了她的俗名叫什么,只知道她有一个响亮的名号:智宏法师!
那么智宏法师究竟是为何选择出家为尼的呢?她在出家以后又发生过怎样的故事呢?如今的她又生活得怎么样呢?
智宏大师
“女学霸”的疑惑智宏法师的故事,还要从1991年说起。智宏法师的家境一般,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从小就教育她要努力学习,争取以后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来改变自己的家境。
智宏法师果然不负众望,一直都是班级里的好学生。她和同龄人在学生阶段就展现出来了一丝不同,那就是智宏法师经常会思考两个问题: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世界的本源又是如何?
这样的疑问其实很多人都曾有过,可大多数人习惯不去刨根问底,只要得到一个合理的解释,就能够接受这一切。可智宏法师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她就是不能释怀。
太极
为了追求到这个世界的答案,智宏法师在高中毕业以后,决定去学习哲学,来让自己的内心能够找到寄托。哲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它的门类众多,思考的问题非常深奥,对入学者的门槛要求很高。
也正是这个原因,哲学在很多普通人看来都是充满了神秘,更不知道它有什么实际的作用。因此当时智宏法师选择学习哲学以后,她的父母都表示反对。
父母说道:“你看你学个哲学,以后毕了业有什么用啊!人家单位又不招,企业又不用。要不咱还是换一个专业吧!找个好就业的专业!”
清华
大多数家长都比较追求实际的东西,讲究毕业以后有前景的工作,不太喜欢精神、思想等方面。可是在智宏法师看来,世界的多彩就在于它不仅仅有现实的东西,更有思想上闪耀的光辉,如果太过于盯着现实看,那对世界的理解未免太过狭隘!
于是智宏法师坚定地表示道:“我就是要学习哲学,这个想法谁都不能改变!”在智宏法师的坚持下,父母最后选择了妥协,听从女儿的意见去报考了哲学。
由于当时智宏法师的分数很高,因此她把清华大学放在了第一个,随后也顺利地收到了录取通知书。当智宏法师被清华录取以后,当地的许多邻居都听说了这件事,纷纷来家里庆贺。
智宏法师
智宏法师的父亲也很高兴,大摆宴席接待来宾,但他就是对女儿的专业不满意,和周围的亲戚说道:“学校很好,就是这个专业我总不满意!”
但是亲戚随后说道:“学什么毕业以后不一定干什么!再说咱有清华的文凭,毕了业再怎么找工作也不会很差!而且哲学那么枯燥,说不定她学学就后悔了!等到那个时候自然会回心转意。”
从那以后,父亲就对这件事抱有一丝希望,以为女儿很可能不会在这条路上走得太远,可令人意外的是,智宏法师竟然在这条路上一去不复返,那这又是为何呢?
清华
哲学深似海在进入清华大学学习以后,智宏法师开始了勤学苦读,为了寻找关于这个世界本源的答案,她开始了自己的摸索。
在清华大学,全国最优秀的哲学学子还有哲学老师汇聚一堂,大家坐在一块,研习哲学典籍。
在这个过程中,智宏法师总觉得这些书本上的知识都不够彻底,她刚开始以为是自己积累的不够,于是就把自己跑在图书馆里,看西方哲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从希腊哲学再到罗马的教廷哲学,从中世纪的哲学再到近现代的哲学,不管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智宏法师在大学时期都看了个遍,她却发现这些哲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结果,都和她内心所想的相去甚远。
希腊先贤
哲学问题不同于其他学科,它往往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每个哲学家都有看待世界的方式,都不简单地说孰对孰错,它只会给别人启发,来引起其他人的认同与共鸣。
智宏法师虽然博览众书,随着她看得越多,反而不懂的问题就越多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在这个世界都要干什么?”这样的问题每天都会在她的心里,问个千百遍!
人总是被一个问题困扰,时间一长就很容易憋出病来。因为这些问题的原因,智宏法师从那以后经常愁眉不展,因为她得不到一个很合理的答案。
中国哲学
带着诸多的问题,智宏法师找到了自己的老师,希望他们能给自己一个答案。老师坦言:“每个人在人生中都会有类似的问题,如果你在看完西方哲学以后还无法解决烦恼的话,可以看看中国的传统哲学,拓宽自己的眼界!而且不能光看,更要基于自己的经验,去反思生活、认识生活。”
得到老师的指点以后,智宏法师开始改变了自己的思路,她换了一个研究的重点方向,去全面地了解中国人,对待世界的态度与方法。而且她也明白,自己这样,不如去仔细地观察生活,不管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都能对自己有启发的作用。
智宏法师泡在图书馆,在大学的最后一段时光,又看了中国的诸子百家以及道教、佛学等,在这个过程中,她发现佛教的很多思想,与自己的想法很贴近。
佛学
佛教讲究清修,也注重德行的修炼,在佛教中,万事万物都是不断变化的,没有什么事情能够持之以恒,永恒不灭。它虽然和哲学一样都在研究世界,可是还是有很大的区别。
一般西方哲学喜欢去不断追问,世界的本源是怎样的,注重本体论;但是在佛教看来,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有灭、无始无终的,去追问这些本源问题毫无意义,不如去做好修炼,在来世轮回中得到一个好的果。
智宏法师阅读佛学经典,就觉得好像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于是在大四那一年,智宏法师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去了普陀山佛学院,当起来了讲师。
寺院
但是当上讲师后的智宏法师觉得自己对佛教的理解还是太过浅显,不如从此皈依佛门,这样就可以专心地去学习佛教的经典了!于是智宏法师下定了决心,要出家为尼,研究佛学!
1995年6月,智宏法师从清华大学毕业。她毕业之后,父亲当时非常高兴,以为自己的闺女一定能挣大钱,自己也能过上好日子了!可令人意外的是,女儿竟然出家了!
出家充满争议之前父亲一直担心女儿的专业不好,会不会企业不要呢?但现实情况却是很多教育机构以及政府的单位都来邀请这样一位高材生,去当地上班。
智宏法师
有些人为了得到这位高材生,甚至亲自登门拜访。看到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和老板,来到家里来让自己的女儿去工作,而且条件待遇有很丰厚,父亲乐开了花!
他也每天都给孩子联系,打电话催促女儿回家。可父亲不知道的是,女儿竟然背着父亲,选择在终南山下出家为尼了!法号“智宏”,智宏法师很叛逆,在这件事情上,选择先斩后奏!
每次父亲打电话,询问女儿在干什么时,智宏法师就会推脱道:“我在西安呢,现在很忙!”父亲还以为女儿在西安找了工作,因此很高兴地说道:“西安很不错,你在那里要好好干啊!”
智宏法师
但是纸终究是包不住火的,不久以后,亲戚朋友就纳闷地问道:“怎么你女儿在西安工作,也不主动和你们联系呢?到底在干什么呢?而且也没见她赚钱啊!”
父亲觉得被亲戚一说,脸上很没面子,立刻给智宏法师打去了电话,死活都要让女儿说出来她的具体职业,这一问不要紧,知道真相以后,父亲差点晕了过去。
只听女儿在电话里淡淡地说道:“我出家为尼,在庙里修行呢!父亲!”
在她说完之后,父亲一时间难以接受,瞬间大发雷霆,在电话里吼道:“我培养你那么久不是让你去出家的!你赶紧给我回来!”
最右智宏法师
智宏法师为了追求真理,寻找一个答案,她在那之前绝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想法,因此她给父亲的只有两个字“拒绝”。这无疑是火上浇油,父亲听完以后在电话里大骂起来女儿。
母亲听完以后也觉得很不是个滋味,她耐心地劝说女儿,让女儿赶紧回到俗世生活,不要总是干那些不着边际的事。
结果女儿铁了心,母亲耗费口舌,没有取得任何的效果。
最后母亲在电话里哭着说道:“女儿啊!就算妈妈求你了,你别出家好吗?”可女儿觉得父母不能理解自己的想法,所以最后母女间没能达成共识。
智宏法师
于是父亲在电话里气愤地说道:“那我和你断绝父女关系,你不是要出家吗?那以后咱们就别联系了!”
这番话让智宏法师心里很难过,可她也明白,如果不能去遁入空门,继续寻找真理,她的内心也得不到安宁。
最终,智宏法师斩断了过往,从此一心踏入了佛教里面,在终南山下的一座寺庙当起了尼姑。之所以选择终南山,是因为这里是我国佛教律宗的发源地,也算是佛教的名山。
佛教律宗从名字上就不难看出,它是一个讲究修炼与戒律的门派,对弟子的要求非常严格,这个门派里曾出现过著名的一位大师,叫做弘一大师。
律宗
如今在这样的门派里继续修炼,对智宏法师来说,那种高兴的程度不亚于考上了清华、北大,她从此每天大门不出,就一心在寺庙里,拜佛取经,吃着粗茶淡饭,但乐在其中。
可是与寺院里的清净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的是外界的舆论与评价。
在众人知道智宏法师出家以后,很快就陷入了争议中。
亲戚朋友一方面很同情智宏法师的父母,另一方面又觉得这个孩子实在太拧了!
随着这件事的走红,又有很多人在报纸上发表文章,对这件事评头论足,说道:“智宏法师放弃清华北大的高学历,放弃祖国对她的培养,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与占用!”
智宏大师
类似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但这都没能打扰到智宏法师的清秀。那么在她清修的这些年里,她有没有什么收获呢?后来的智宏法师又做了哪些事情呢?
善良的智宏大师智宏大师在寺庙中修炼,不知不觉间就来到了2001年。6年间,智宏大师每天就在院子里看看书,闲暇时间就种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对山下的消息一概不问。
当地居民只知道她是个很有学问的尼姑,但是来往并不多。
在山上清修虽然不错,但她却觉得人生没有什么意义。不过就是在这一年,一个转折点出现了。
2001年一个春天的清晨,寺庙的门口突然传来了孩子的哭泣声,让智宏大师感觉到很奇怪。
智宏大师
她出门后竟然发现了一个小孩子,站在门口嚎啕大哭。智宏法师感到很好奇,就问道:“孩子,你为什么哭泣呢?你的父母呢?”结果孩子不搭话,就只会哭泣。
于是智宏法师让孩子进入了寺院里,等着父母来接她。就这样一连过去了半个月,在这半个月的接触中,智宏大师发现孩子好像是个残疾儿童,也不爱说话。
智宏大师一下子明白了,这个孩子是被父母遗弃的!
于是她没有多想,赶紧带着孩子去了山底下求医。这些年来,智宏大师的收入都是靠卖菜或者寺院里发放的补贴维持的,因此相当的清贫。
智宏大师
不过面对残疾的孩子,智宏大师没有丝毫的犹豫,她四处给孩子抓药。
孩子身体好起来之后,慢慢地也会说一些话了!
这样的变化让智宏大师非常欣慰,从此就把她留在身边,当做自己的小助手。
这个孩子或许是和佛门有缘,每次智宏大师念经的时候,孩子也会非常感兴趣,就陪在她的身旁,听大师念经。
而这件事也被当地的居民听说了,他们纷纷流传起智宏大师的美德,说智宏大师对收养的孩子和亲生孩子一样,简直就是个“在世的活菩萨”。
智宏大师
随着这种传言越来越多,竟然有很多不负责任的家长把自己的残疾儿童给抛在寺庙门口,遗弃小孩。这样的行为让智宏大师非常的生气,可她又不能看着这些小孩不管。
每次丢在她门口的小孩,都被大师收留,成为了大师的孩子。不知不觉间,智宏大师收养了整整26个孩子,其中男孩两个,被送往了寺院,女孩就被她留在身边。
在教小孩的过程中,智宏大师会把自己对佛学的感悟和认识也一块教给她们。
孩子们学得非常认真,在智宏大师的耳濡目染之下,纷纷成为了佛门子弟。
智宏大师带着孩子们去山上采风,平时在院子里动手劳动,每当看到孩子们的笑容,她就觉得自己的人生没有白费。
佛学
其实智宏大师不是为了走红才去做这些事,反而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因为在看到新生儿的那一刻,智宏大师才能亲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可贵,一天鲜活的小生命,没有经历过任何的雕琢,是那样的活泼鲜明!
智宏大师收养的最小的一个孩子,刚出生三天就被丢在了寺院门口,而且还是个身体正常的孩子,不知道他的父母为什么会舍弃亲生骨肉。
智宏大师看了以后觉得很心疼,于是就将这个孩子手留在了身边,起名叫做“缘缘”,意思是与佛道结缘。
大师
智宏大师没有结过婚,却成为了26个孩子的母亲,每次有香客上山拜佛,都会觉得这些孩子们如此可爱,就问起大师这些孩子的来历。
大师听完也会耐心地说道:“他们都是我捡来的孩子,如今在山上已经生活了多年了!”香客们觉得大师是个心善的人,纷纷自掏腰包,帮大师缓解压力。
智宏法师
记者也闻讯赶到山上,采访大师是不是实现了当年的理想。大师在思考许久之后,总是以一个神秘的笑容,来回答记者。有些事不可说破,答案自然藏在心中!
此时智宏大师的父母已经年迈,他们逐渐理解了女儿的选择,智宏大师也明白自己当初太过冲动,
或许智宏大师在寺庙的清秀中,已经找到了自己的答案,总而言之,她为了理想而遁入空门的做法虽然是追逐梦想,但是并不可取!
如今,孩子们在大师的帮助下已经成为了大学生,他们都考上了心仪的大学,而第一个被智宏大师收养的孩子如今成为了寺院中的一员,跟着大师一起修行佛法。
但是大师也表示自己不太喜欢被媒体记者所打扰,她更喜欢在这个寺庙里,默默地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智宏大师为了自己的理想,
我们也相信,这些被领养来的孩子都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更相信智宏大师能带领他们领悟大千世界的万千乐趣!
虽然她皈依佛门,钻研佛法,但其实在她照顾孩子的过程中所得到的东西要比课本上来得更加真切,或许是她长久以来所追寻的答案,已经在她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