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衷(或为惠衷、惠聪,1895--1977),女,广西贵县城厢人。她一生经历曲折跌宕,但贵县(港)党史、文史资料中,对其记载分散各篇,且有不少空缺。笔者经认真的探讨收集,整理成本文,抛砖引玉,以殝完善。

她是早期的中共党员,负责过妇女运动

1986年9月版《贵县党史资料·第二辑》,由顏文芳、覃璧轩整理的《一战、二战时期贵县的妇女运动》文中,曾4次提到林惠衷之名。

1926、1927年,贵县先后建立共青团和党组织后,农民与学生运动同时发展,妇女运动也出现新局面。以城厢的女教师、女学生为核心成立了妇女会,会长陈佩珍,委员有林惠衷(“4·12”后入党)等人。当时妇女会的主要活动是宣传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群众称她们为“自由女”。

图一林慧衷

1927年“4·12”反革命政变,贵县党、团同志立即转入地下活动。当年秋,以覃塘排厚村为中心据点,建立和发展党团组织,后遭敌人破坏。1928年5月重建县委时,林惠衷当选为县委委员,负责妇运工作。

早在1927年,东津洋七桥培文小学校长杨培艳,和杨道平(后为烈士)在小学附近办过一年妇女半日学校,表面是教读书识字,实际是宣传共产主义,提高政治觉悟,为妇女运动培养骨干。学员有20多人,当时林惠衷曾到来教唱过《妇女痛苦歌》、《革命活动歌》等。

后来由于骨干吴秀芳的牺牲,林惠衷,李英珍,杨仁娣、甘丽珍等先后分别被捕入狱,原来县内开展得较好的南区妇运,也因此受到挫折。

她是贵县最早的坤德女校学员,在觉醒年代接受新思想洗礼,投身革命

贵港籍史学大师罗尔纲先生,在纪念贵县高中80周年(1906--1986)校庆时撰文说:贵县中学创立于清光绪三十二(1906)年,筹备人为陈继祖(笔者注:罗尔纲的岳父),……曾在他家中创办贵县第一所女子学校——坤德女学,后来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林惠聪同志就是这间学校的学生。

1987年4月,文史资料《旧社会贵县女学的一些情况》中也说到:贵县最早一间女学校——坤德女校,校址在县城西街陈氏宗祠。十几名女学生中稍为出色的:一是林佚群,辛亥革命志士县人罗佩珩的夫人,后来能自办私立翠才学校,自任校长;一个是林惠衷,随后曾参加革命为中共地下党员……,等。

她曾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中共广西省“一大”召开前后的筹办活动

在梅竹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贵县党的活动大事年表》中,有过如下记述。

1928年4、5月间,广西特委书记邓拔奇和朱锡昂到贵城……指导召开会议,成立贵县党团联合县委,杨翰峤任书记,委员有黄彰、张国才、林如芳、李俊生、林惠衷(女)、梁超(后三位城厢人)。

1928年6月中,邓拔奇主持的广西特委扩大会议(9月,中央指示改组为广西临时省委,习惯称为省“一大”)在贵城圩心街广东巷张宅秘密召开,中央委员恽代英到会指导。会上选出委员、书记和候补书记。

1928秋间,广东省委派陈启熙来任县委书记,委员为姜绍文、张国才、杨培艳、林惠衷等。

她被派往香港执行任务,因叛徒出卖在广州被捕

黄敏元1956年在青海的工作证

雨露说,依照当时的管治条例,外太被捕后押回广西再审问。但回到广西之后,外太就翻供,否认自己是地下党,结果按嫌疑犯判了两年监禁。出狱后,种种原因使她未能和党组织恢复联系。解放后,组织曾派人找她了解过情况,但因她眼睛白内障严重,自认为不适宜出来工作了。

雨露还给笔者发来一张林惠衷在香港的照片(见图一),尽管年代久远,端庄形象依然清晰可见。在雨露父亲的遗物中,还找到一枚“林慧衷”的印章,这最可能是她的本名(地下活动用各种化名,也可以理解)。

林慧衷的印章

由于雨露比较稚嫩(生于1963年)对先辈的事毕竟了解有限,笔者只好根据与他交谈的线索,结合相关文史资料,补充探索。

林慧衷三代人的延伸脉络

为了便于理解,笔者列出林慧衷三代至亲的家系示意图。

早在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时,贵县中学积极响应的学生骨干中,就有高瑶光的名字,他在贵县学生联合会中,为调查日货主任,参与组织学生示威游行。随后,高瑶光在陈勉恕(中共地下党员)任东兰县知事时,跟随陈参加过相关革命活动。高瑶光是1926年成立的丙寅学会(贵县最早倾向革命的组织)成员;他在广西银行玉林分行贵县办事处(1932年8月成立)当过营业员;在1938年"七·七"抗战周年、贵县当局举办的献金购飞机活动中,他和区璇玑全县献款最多,各捐献3000元。

黄敏元1955年公安厅培训照片

第二代的长女高巧桃(约1916--1988),也当过幼师,生前接触、照顾、了解母亲最多。丈夫黄希文是贵县南江人,共有六姐弟,他曾在广西革大(广西大学前身)等单位执教。其胞兄黄沧一,当过中学校长;胞弟黄希智,曾是笔者的初中图音老师,我到玉林工作后,他也调到玉林师专任教,不时互动。此外,贵港教育界前辈黄夕青(任过贵中校长、达开中学教导主任等),黄希文与他属表亲;他的夫人林素,曾在贵县创立第一间幼儿院,自任院长,与林慧衷又是坤德女校同学。

第二代九老图

第二代中还有林慧衷的次子高秉琨,他在柳州成家后,共有6名子女。高巧桃的一位堂妹(高耀光的女儿高秉慈),曾与笔者在玉林生活、工作(她在水电系统)20多年,有过密切交往。

林惠衷出狱后至建国前,正值她第二代后人的生育高峰期,她力尽携幼之职,情理之中。至建国初期稍闲之后,她担任榕兴街幼儿园的首任院长兼教师,年龄已约55岁。

高巧桃四妯娌

第三代以长外孙黄敏元(1935--2014)为主,下有毅元等3弟2妹。图一外婆林慧衷的照片,就是毅元多年前去香港,在邓东屏后代处所得。黄敏元的伴侣甘海珍,是他在容县任教时相识的容县人。而黄敏元是我的学长,黄毅元也曾经与我在反帝学校同事。

左起敏元、毅元、政元

黄敏元的堂兄黄政元,比他大一岁,是南宁区供销学校的退休教师,笔者称为表姐夫。政元也略知林惠衷加入地下党、当过幼儿园园长之事。

黄政元、林娜娜伉俪

林惠衷第四代及他们对外太的印象

因人数众多,笔者仅就最密切的黄敏元后代说事。他们都是我教初中时的学生,相差一岁。长女黄蓉蓉,生于1962年,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当年曾考取全县最高成绩,志愿到哈尔滨工业大学就读,目前在广西大学任职。次子黄雨露,大学毕业曾短期在玉林工作,后调到桂林。姐弟俩与笔者均保持有联系。

笔者与黄蓉蓉在深圳海边

林慧衷本是大家闺秀,青年时期即有读书报国之心,毅然投身革命。因叛徒出卖被捕后,她坚守党的机密,没有变节投敌行为。出狱后因种种客观原因,中断与组织联系,在此期间,她有否受过误解、猜疑、冷遇或委屈,不得而知。建国后,尽管组织不止一次与她主动联系,但她淡薄名利,不向组织伸手索取,乐于当一名幼教园丁。

笔者与黄雨露于同学聚会时

雨露说,在原来工农兵小学对面有一间缸瓦铺子,算是外太的家族老屋而传给后人;奶奶退休前,晚年外太曾住在老邮电局旁边那条巷里的大杂院,进去是一个露天天井,往里是大厅,周围有很多房间……;外太很爱干净,平时基本没有什么病,去世前突然发病就走了。另据叶洁芳的女儿林仕薇(参《叶文》)回忆,解放后榕兴幼儿园重办时,林慧衷是第一个幼师,她当时高高痩瘦,背已微微有些舵了。

林慧衷晚年曾居住地点